人我和敬
美國密西根大學日前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,與人和諧交談可以幫助提高大腦的執行功能,更容易解決問題。所謂執行功能,是指人的綜合認知能力,預訂目標和計畫,並對各項任務自我協調,最終達到有效完成目標的能力。同時指出,若以帶有競爭的口吻,而不是合作的態度與人交談,則不利於提高執行功能。社交活動能夠指引人們嘗試讀懂對方的心思,並抓住要領,有助於促進思維敏捷。
與人不對立、不衝突,凡是往好處想,記得別人的優點,不要只看到別人的缺點。人與人之間應以和為貴,互相尊重,原諒,包容別人,能欣賞別人的長處;我們的存在都是依靠別人,樹木要成林才能壯大,人也是在群體中生活、成長。
星雲大師說:「現在有一種說法,佛不是供出來的,自我成長,我就是佛。如果你就是佛,就不會和別人計較,也自然會向好,而不計較的人生就幸福了。」
美國著名心靈導師威爾鮑溫於二○○六年發起「不抱怨運動」,迄今已風行近百國,幾百萬人參與。他們戴上特製的紫色手環,發現自己抱怨時就換手,若能連續二十一天不換手,就能逐漸建立不抱怨的好習慣。
不抱怨就不會和別人計較,就會與人和諧相處,合作而不競爭。今天社會上大大小小衝突,很多都是由抱怨、計較引起的。路上的擦撞小車禍,兩個駕駛人下車就吵,互指對方的錯,這樣是無法解決問題的。
任何人想成功就不要抱怨,因為抱怨不如改變。有接納批評的包容心,才能有解決問題的行動力。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,不抱怨,才能凡事正面、積極思考。立法院裡各不同政黨的立委若能如此,議事效率就會提高。
威爾鮑溫說天下只有三種事:我的事,他的事,老天的事。抱怨自己的人,應試著學習接納自己;抱怨他人的人,應試著把抱怨轉成請求;抱怨老天的人,應試著用祈禱方式來訴求自己的願望。我們的抱怨不僅針對人,也針對不同的生活情境。所謂抱怨老天,在現代生活中,就是抱怨社會生活情境。
台東縣鹿野鄉一家傳統的柑仔店最近重新開張,不過賣的不是糖果油鹽,而是農村生活。這家柑仔店有過輝煌的「雜貨店時期」,但隨著經濟型態改變,超商、大賣場取代了雜貨店。
傳統雜貨店不同於大賣場,因為存在於鄰里間,充滿人情味,常是老人家閒話家常的地方。新開張的店長是剛畢業的大學生,她改賣農產品,向顧客介紹每個農產品的故事和生長環境。可以說,賣的是農村生活、農民故事、地方文化、濃濃的人情味。
這樣的柑仔店也許不會賺大錢,但這個年輕人不是大賣場的收銀員,僅冷淡地刷條碼;她的買賣不計較金錢利益,她把顧客當朋友,親切和諧交談,「附贈」人情味。台灣若有愈多這樣的小店,大陸人稱讚的「台灣最美的風景──人情味」就愈多。
現在社會充滿抱怨,其實抱怨的確不如改變,不計較的人生就是幸福的人生。這個年輕店長「自我成長就是佛」。台灣多一些這樣的「人間佛」,台灣的「風景」會愈來愈美。(摘自美《人間福報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