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/

人間萬事

 

行走世間 - 作者: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

 

 

近年以來,由於社會講求道德的聲音低落、價值觀念的偏差,導致現今亂象叢生,上下、同儕、群我等倫理人際關係失序。生存在這紛亂無序的世間,應該本著什麼樣的心念做人處世呢?有以下四點:

 

第一、對世間不望益我:現代社會大多以利為導向,養成利益薰心,貪求欲望的習氣,許多人念念只想父母、朋友、別人能給我什麼,而不想自己能給人家什麼?一味只想別人給我,就是表示自身的貧窮。《寶王三昧論》說:「見利不求爭分,利爭分則癡心妄動」,假如對世間不望益我,對得失不希不求,你就不會患得患失,隨著世間紛擾起舞。

 

第二、對他人不妒人有:佛陀曾開示:「不嫉妒他人,即能擁有大威德。」對於他人獲益,存著「不妒人有」的心,為他祝福、為他歡喜,甚至為他助成,自然會增長福德因緣。反之,凡事只會比較、計較、嫉妒,身心不但倍受煎熬,也容易引起人事的不和。因此懂得隨喜功德,以欣賞、讚歎的角度,看待他人的榮耀與成就,必能從中擴大自己的涵養與氣度。

 

第三、對事業不怕艱苦:想成功立業,出人頭地,就要不怕艱難困苦。古人成就功名,沒有不經過一番寒窗苦讀;要一技在身,也需要多年拜師學藝、苦練功夫。反觀今日,許多人禁不起一點挫折、打罵、批評,只有一事無成。要想成就大事,就要有「佛道無上誓願成」、「眾生度盡,方證菩提」的大勇氣與大願力,對學業、事業,不畏艱苦、不求速成,不把難字掛嘴邊,那麼,再艱難困苦的事也能成功。

 

第四、對辦事不諉過失:無論我們智慧多高、能力多強,做事總免不了有過失的時候,如何能「不諉過失」呢?子貢以為:「君子之過也,如日月之蝕焉。過也,人皆見之,更也,人皆仰之。」一旦有了錯誤,要能自我承擔,懂得改進,切勿推托、講理,如此不但為人詬病,自己更無法進步。所謂「靜坐常思己過」日常生活、做事,時時刻刻反省、懺悔,才能顯現無遺,為人敬佩。

 

行走世間,不論對人、對事,能不望益我、不妒人有、不怕艱苦、不諉過失,還怕不能成就完美的人生嗎?

 

第一、對世間不望益我。

 

第二、對他人不妒人有。

 

第三、對事業不怕艱苦。

 

第四、對辦事不諉過失。(出自《星雲大師全集.星雲法語》)